close

今天崔崔邀瓊雯和我去看了這部片..
看完後才知道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的一開頭很多趣味的地方..全拜那輛兩光的摩托車所賜!!
一些「犁田」、掉進水溝的畫面..都讓我覺得好痛哩..不過卻又覺得很好笑..:P
漸漸的..故事帶入一些發生在這世界上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
我不知道在那樣的世代那樣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
只知道有一個族群..在當時正被狠狠的迫害、歧視著..
他們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活..雖然有無奈..但似乎也只能這樣了..

一場旅行..讓一個年輕人看到了更廣闊的視野....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只看到身邊發生的事..卻看不到這世界的其他角落..
我們過得很幸福..卻看不到有人正辛苦的過著他們的生活..
我開始期盼我的旅行..
雖然會害怕....但真的充滿期待......!!

============== 以上摘自Yahoo!奇摩電影頭條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電影專題

  
他的叛逆,創造一個新世界!
更創造一種新流行!

很眼熟,卻叫不出名字?他叫切‧格瓦拉(Che Guevara),不斷在全球掀起狂飆運動,召喚億萬青年,被哲學家沙特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英雄」!來,讓我們告訴你他出道前的故事! 

這不是英雄事蹟,只是兩個平行生命的短暫交會…… 

1951年,患有氣喘的23歲醫學院學生格瓦拉(Ernesto Guevara)與死黨阿爾貝托(Alberto Granado),載著滿滿的家當與憧憬,跳上屌車(諾頓500重型機車),從家鄉布宜諾艾利斯出發,揭開一場貫穿南美大陸,總長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壯旅。行過草原、高山、大河、深雪,儘管一路上險阻不斷,偶有爭執,樂天浪漫的倆人仍被這前所未見的無邊景致深深感動。隨著旅程逐漸開展,他們目睹、並體驗了自五百年前殖民者登陸以來,這塊土地所承受的種種創傷、苦難、與不義。貧富的懸殊、階級的對立、種族的剝削、帝國的壓迫,以及人世間永無止息的生、老、病、死,都不斷激盪兩人的靈魂,也在青年格瓦拉的心裡埋下了日後席捲世界的革命之火。

“我們覺得自己呼吸到了更輕快、更自由的空氣──一種充滿冒險味道的空氣。我們躺在行軍床上,身體雖然疲累,但仍然不肯入睡,一任種種遐想----遙遠的城市、英雄事業、漂亮的姑娘──在我們的想像力裡盤旋。”
-切‧格瓦拉
寫於1951年 旅程中 

關於切,關於電影

貝雷帽、大鬍子、革命裝束、深邃眼神,從巴黎到哈瓦那,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東方到西方,從T-Shirt到旗幟,格瓦拉的頭像已然成為一種世界性圖騰,出現在各種象徵理想火焰永遠不死的抗議場合,號召不同世代的青年,前仆後繼投身改革事業。而那啟蒙一切的源頭,就是那趟他於1951年12月出發,與摯友阿爾貝托患難與共的摩托車之旅。在這歷時八個月,橫跨五國,總路程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長征裡,兩個原本只想單純遊山玩水、體驗人生的青年,卻在各種崎嶇遭遇中認識了壯闊豐饒的南美大地,以及真實人間裡的萬千美好與苦難。和歷史上所有偉大的行者一樣,格瓦拉在旅途中透過對世界的深切觀照,勾勒出自己,作為人類一份子,無可抑止的終極悲憫與關懷。同時將這情感化為行動,掀起一股波瀾萬丈的革命事業。

然而,電影並不打算以煽情的口吻,刻畫他與卡斯楚投身古巴建國、轉戰剛果、最後在玻利維亞被捕犧牲的軍事生涯。反而用青春熱情的筆觸,循他當年足跡,邀請觀眾上路,一同體驗這場極不平凡的「自助旅行」!

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1998的作品【中央車站】以公路電影為經,女主角朵拉帶著小男孩約書亞返家尋親的故事為緯,譜寫出一曲溫柔包容的南方之歌。該部電影隔年以橫掃千軍之姿,囊括諸多全球一流影展重要獎項,包括柏林影展金熊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金像獎、法國凱撒獎、獨立精神獎等提名。其耗時五年的最新作品,即是根據南美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年輕時的旅行記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改編。而飾演青年格瓦拉的演員,則是曾演過【你他媽的也是】,有西班牙語系梁朝偉之稱的俊秀小生蓋爾‧嘉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他靦靦中帶有剛毅的獨特魅力,以及放電力超強的雙眼,不但吸引華特‧沙勒斯的目光,就連西班牙國寶阿莫多瓦也讚譽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構想是來自在全球影迷中擁有崇高地位,近年則以舉辦「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不斷提攜後進的勞勃‧瑞福。在他的鼓勵下,華特‧沙勒斯才終於鼓起勇氣,將格瓦拉充滿魅力的青春紀事搬上螢幕,與全世界觀眾見面。

電影中的人道精神
媽,我知道我救不了她
這位一個月前還在端盤的老婦
像我一樣喘氣
她想要活出尊嚴
她垂死的眼神在求饒
還有尋求慰藉,現在消失了
她的身體將被周圍的神秘接收………………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之所以能感動全世界億萬觀眾,不是因為主角的名字是埃內斯托‧切‧格瓦拉(雖然他的名字的確響徹雲霄!),也不是因為導演是華特‧沙勒斯,而是電影裡深沈細膩、關照全面的人道精神。

格瓦拉與阿爾貝托一個是醫學院學生,一個是生化學家,對於生命,他們都有著年輕人所固有的熱情與憧憬,但在旅行前,那樣的嚮往畢竟是個人的、小我的、飛黃騰達的、功成名就的、隸屬於特定階級的、侷限於一己之舒適的。但在旅程裡,他們被迫正視無產工人、原住民、貧病者、被社會遺棄者在各種艱難環境中所面臨的根本境遇:欲維繫生命最基本的尊嚴亦不可得。於是乎,這場旅行,使兩人穿透了自身視野的偏狹,產生了擁抱世界、改善世界的浪漫夢想。奇妙的是,人並不因此而失去自我,反而使得自我更加完滿,在群體的福祉中獲得昇華與豐盈。

在電影最後,旅行已超過數千公里,滿身風塵的兩人來到位於秘魯的聖帕柏羅痲瘋村。在那裡,他們和一群醫療志工、天主教會神職人員共同為照料重度痲瘋病患而努力。甚至在知道治療痲瘋病患並無感染之虞時,他們拒絕戴上手套,與病患們相互握手、擁抱、踢球同樂,病患們也撤下心防,真心接納兩個阿根廷來的志工。幾個禮拜的相處中,這兩群生命背景有著天壤之別的人們倏乎照見了彼此靈魂的純淨與高貴,那是一種與地域、膚色、貧賤、殘疾無關的美麗質地。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但卻容易在不經意間悄然失落。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卻在兩個小時中,滌淨並尋回了那遺忘已久的單純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